黑龙江木材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 |
|
发布时间:2014-5-5 新闻类别:行业动态 点击次数:127 |
近日,伴随森工八二林场后一棵商业性质白桦树的采伐完毕,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日前正式宣布:木材商业性采伐停止。 --本文来源于邳州市霖禾木业有限公司http://www.pzlhwood.com 今年1月,国家林业局下发了《关于切实做好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工作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要求,4月1日起,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要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。对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陷入资源危机的黑龙江林业而言,这一政策被看做是自1998年实施“天保工程”以来又一次重大政策。业内人士认为,其影响之大,堪比“天保工程”。 --本文来源于邳州市霖禾木业有限公司http://www.pzlhwood.com 停伐商业林意义重大 --本文来源于邳州市霖禾木业有限公司http://www.pzlhwood.com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人口达160.9万,经营总面积1009.8万公顷,有林地面积853.2万公顷,占国有林面积的12%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这片林区累计生产木材5.2亿立方米,木材年产量高峰时达1260万立方米,占的33.5%,为国家建设发展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。 但由于长期过量采伐,森工林区主伐资源枯竭、生态环境恶化。作为松嫩平原、三江平原的自然屏障,该林区有着促进东北地区农牧业稳产高产、保障国家粮食的重大意义。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,将实现森工林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。 据介绍,大小兴安岭是新中国“因林而建、因林而兴”典型的资源型地区,但长期的高强度开发,使其资源破坏严重,森林抚育失调,林区经济发展滞后。为了有效解决当时大小兴安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,04年,黑龙江省委、省政府着手研究制定大小兴安岭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和措施,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。10年底,国家发改委和林业局出台了《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》。有数据显示,到12年底,大小兴安岭林区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 8000多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达到72%,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到36∶27∶37,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: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%。 业内人士认为,停止商业性采伐,对现有森林资源实行分类经营,强化森林防火、有害生物防治和人为破坏,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,同时发展接续替代产业,推进林区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。 大森林功不可没 大小兴安岭林区既是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主体功能区,又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;既是国家东北沿边开发带,又是黑龙江省“两大平原”重要生态屏障。中国林科院的研究数据表明,作为生态大省,黑龙江森林涵养水源达500多亿立方米,相当于一个半三峡水库的储量。 目前黑龙江全省两大平原区农田防护林面积达到634.3万亩,75%以上的农田得到庇护。治理侵蚀沟2.3万条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46.5万亩,有效保护了农田及水土。 据统计,01年到10年,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累计造林12.6万亩,为规划任务的111.12%。而近三年,黑龙江省已完成造林1030.93万亩,义务植树1.85亿株。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