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SC,苏慧木业,http://www.suhuiwood.com
 
 
      当前位置:邳州市霖禾木业有限公司 - - 行业新闻
海南黄花梨经历过“六场浩劫”

发布时间:2017-7-15  新闻类别:行业新闻 点击次数:108
 

  时至,海南黄花梨存量非常稀少,这主要由于其经历过的“六场浩劫”。

  场浩劫:上层人士的过度使用

  海南黄花梨从唐朝贡品出现以后,其身价开始上涨。尤其在明代,中国经济文化增长领先世界,郑和七下西洋尽显国威,那时正是黄花梨“扬名立万”的时期。在那时,一只黄花梨床值白银12两,而当时的一个丫环还不到1两。等于说一只黄花梨床已可抵十余人的身价,可见价格之昂贵。正因为皇室对黄花梨情有独钟,达官显贵们竞相罗致视其为珍玩,致使大量的海南黄花梨原木被运往京城供皇家使用,导致海南黄花梨遭受到大量的砍伐。

  第二场浩劫:朝代更迭导致的流失

  明末清初,两朝更迭。由于动乱,皇家大量名贵硬木家具从宫廷王府流入民间。在华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看到这种珍奇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后,极为动心,于是大量采购运到欧洲,中国古典家具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,这也开启了海南黄花梨流失的序幕。

  第三场浩劫:西方列强的大肆掠夺

  到了清代,黄花梨原材越来越少,东南亚红木品种进入国内,皇家贵族的爱好开始转移到从印度而来的紫檀,这无疑是给了海南黄花梨一个喘息的良机。但是好景不长,不久鸦片战争爆发,中国任凭西方列强宰割,名贵器物也被他们肆意掠夺,海南黄花梨因为之前“被打开”欧洲市场,饱受好评,自然难逃被大量掠夺的厄运。

  第四场浩劫:社会动荡惨遭“遗弃”

  在民国时期,国内动荡不安,黄花梨家具也好,紫檀家具也好,都不得不经历盛极而衰的凄惨,通过种种途径“流落寻常百姓家”。一些外国商人趁机在中国内地大量收购明清硬木家具,而那时国人穷困潦倒,为养家糊口,海南黄花梨便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外国商人。

  第五场浩劫:政治因素造成的影响

 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,虽然国家禁止名贵家具出境,使得黄花梨得到了一定的保护,但随后的政治运动,使得大量黄花梨家具被当作封建遗物而损毁,在1958年“大跃进”中,“土法上马”大炼钢铁,更是海南黄花梨的一场灾难。由于黄花梨油性大因此燃烧时火力旺盛,持续时间长,成为当时炼钢的好木柴。到世纪60至70年代,农垦大军和知识青年在海南岛砍林种橡胶,加上当地黎民依然保留刀耕火种的传统习俗,大量砍伐柴火,此次对海南黄花梨的生长环境造成严重破坏,这是海南黄花梨遭受的也是严重的一次浩劫!

  第六场浩劫:被经济“迷昏头”的人们

  此后,作为“降香木”,海南黄花梨被大量地研制成中药和上等的佛香原料再次遭受破坏。世纪30年代,权威人士曾断言:黄花梨在我国已经绝迹。此后30年里,业内人士对这一结论深信不疑。直到1963年,上海物资交流会出现一批海南“降香木”,才推翻了这一说法。随后的1964年春天,海南几十立方米黄花梨木运往京城。这是海南黄花梨成批大材的后亮相。

  海黄老料目前存量不多,一知半解牵强附会的却很多。但是海南老料也不乏,那种料子价值高、纹理清晰、质感强更有一丝降香香味,非常高贵,越是老料,香味越是醇厚,有的油料本身密度大可沉水,油脂分泌线线压缩,折叠、密布。过去由于降香黄檀树木枝干小,所以在海南岛不作为主要生产木材的树种,但由于近二十年来的传统家具热潮不断,降香黄檀的价格扶摇直上,并且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!

 
发表评论】【打印新闻】【关闭窗口  
 本类其他新闻
  · 常见胶合板类型有哪些? [2024/8/2]
  · 胶合板的表面要求一般性,主要需要保证光洁度 [2024/6/15]
  · 由于胶合板主要用于一般的结构支撑和装饰,因此对强度的要求 [2024/5/17]
  · 在选购多层胶合板时,应该先关注材质 [2024/4/11]
  · 根据不同层板的组合,胶合板的厚度也有所不同 [2024/3/9]
  · 应挑选不散胶的胶合板。如果手敲胶合板各部位时,声音发脆, [2024/2/21]
  · 有正反面的区别,正面光洁平滑,表面木纹清晰 [2024/1/13]
  · 胶合板具有结构强度好、稳定性好等特点 [2023/12/15]
  · 板芯是决定了胶合板质量的重要因素,虽然是在板材的中间我们 [2023/11/23]
  · 胶合板的强度也是决定了胶合板的质 [2023/9/20]
  · 胶合板就是用粘胶剂粘合而成的一种板材 [2023/7/20]
  · 胶合板不易开裂、稳定不易变形 [2023/5/29]
  · 胶合板的特性 高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[2023/5/29]
  · 标准胶合板厚度 [2023/5/29]
  · 胶合板在现代家具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[2023/4/12]

 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新闻中心
  你是第1310127位访客 苏ICP备10222588号-1   建议使用1024×768以上分辨率,IE6.0以上浏览器     技术支持:邳州慧网